避开这四个雷区,你的自考就成功了一半 环球微动态

继续教育网   2023-05-24 11:31:02

摘要影响自考毕业时间的因素很多,但其实主要还是自己的一些主观因素。比如,对专业的选择,对考试科目数的安排,对复习方法的掌握等等,这些都会影响自考最终的毕业时间。

之前,有不少同学反馈自己在自考过程中踩过的坑,历经的教训,造成严重后果,只能延迟一年毕业。

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自考考试中千万不要踩的四大“雷区”,希望大家可以仔细阅读,在自考考试中一定要认真对待,避免类似情况发生,以免影响最终考试结果。

盲目选择热门专业

“这个专业热门我就报这个吧。”很多同学选择专业的初衷不是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,也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,见这个专业比较热门,自己也就跟着报了,完全没有花心思去了解相应的院校和专业。


(资料图)

更有的,还选择跨专业,如果不是必须转行或者感兴趣,基础不好的,很容易考不过。

建议,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报考专业和院校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,选几个备选专业,根据自己的行业/专业,再筛选,再加上难易程度,科目多少,就业等方面考虑!

投机取巧选择冷门专业

选专业很重要,有的同学认为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,通过率就低。其实不然,自考与其他考试不同,属于通过性考试,而不是选拔性考试。

所谓选拔性考试,是按题目难度和报考人数计算出通过率,然后按照通过率”卡分“。很有可能,今年题目简单,你卷面得分85,但折算后才刚刚及格。例如高考、研究生考试都属于选拔性考试。

介于自考的考试方式和评分规律,在选专业时不要选冷门的,要选靠近热门的。其最大的益处就在于报的人多,没有停考的风险。像汽修、航海这类专业报名人数少,达不到开考标准。很有可能你复习到一半,考试院就发文通知停考了。

不会安排考试科目

刚开始自考或者正在自考的同学,容易踩的雷区——考试科目。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情况:

有的科目一年只考一次,错过今年,只能等明年,白白耽搁了毕业时间

几门科目安排在同一时间考试,复习了好几门,结果考试只能选择一门

有的科目可以免考,但浪费时间去复习了

不知道有的院校可提前进行实践课程考试

那么考生应该如何正确搭配考试科目呢?

1.公共课与专业课搭配

同学们每次可最多选择4门课程报考,已经考过自考的同学可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进行适当调整。

非第一次报考的同学可以选择1-2门公共课和1-2门专业课,时间不够的同学要尽早安排,可报考2门公共课程。

2.报考数量依情况而定

自考的课程门数较多,需要多个考期才能考完,很多考生往往会有一次多报几门课程的想法,但是很多人备考时间不够,准备不充足,也有可能一门都没通过。

建议各位考生,报考课程的数量不宜太多,确保所报考的每门课程都能得到充分准备。

3.根据考试计划安排课程

有些专业的课程每年只考一次,一次没考过要等一年才能继续报考,这样比较浪费时间。建议考生优先选择开考次数少、难度低的专业课程,把握好报考课程数量,以免耽误拿毕业证书。

不清楚报考院校毕业要求

选择了自考本科,不是说报完名考完试,所有课程60分就完事。

选择报考院校前,一定要搞清楚报考院校毕业的要求,学位的要求。

有些报考院校会有额外的要求,比如英语70分,或者75分(复旦),比如论文良好,或者中等以上。

具体的,要看各个院校的情况。

而要求,要么要考学位英语,要么其中的几门学位课平均分70,要么所有课程平均分65或者70。

如果不知道这些,花了一年时间,到最后发现有额外要求,分数刚好就算了,要是差一点,就是白费功夫了!

自考这条路确实不容易,但是努力了总会有好结果的,为什么不拼一把呢?

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和环境,但是在往后的岁月中,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。

推荐阅读:

重庆市2023年成人高考照顾政策及审核

2022年上海闵行成人高考报名时间及入口(9月4日至9月10日)

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评价如何?具体位置在哪?好就业的专业有哪